当前位置: 学院首页 · 校园文化 · 德苑人物 · 正文

【校友文苑】当年情怀今犹在

发布时间:2018-07-26

阅读:

23年前的一个秋天,我怀着梦想与渴望,进入当时尚称 “德州师专”的中文专业学习,从此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段追梦之旅。回首那段青葱岁月,沉淀了文学底蕴,涵养了一份家国情怀。这一切都要感谢我的母校,是她为我打开一扇瞭望世界的窗口,构建了一方放飞自我的平台。直到今天,我灵魂中的人文情怀依然浓郁……至今记得军训时的热烈场面,近千名大一新生集中在学校东面的操场上训练,队列整齐,喊声震天,原本空旷安静的操场变成了一片绿色的海洋。有时要到外面进行 “演练”,我们身着军装,一路奔跑在校外宽阔整洁的街道上,不时有人驻足旁观,或赞一声: “师专新生,威武!”有人接话: “那是。高等学府嘛!”如果北大、清华的学子们听到这话,肯定会忍俊不禁;即便山大、山师的学子们,也会在心中暗笑着说声 “井底之蛙”。但这里是1993年的德州,在父老乡亲们的心目中, “德师”就是我们德州的 “北大”。这绝不是不知天外有天的夜郎自大,却分明充满了对我们跃出 “井底”奔向广阔世界的殷勤期待。就在这赞许声里,我的心中开始向往着诗意和远方。

校园的餐厅宽敞明亮,饭菜堪称丰富。早餐最喜欢的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,浓淡可口的汤汁里点染着几片青翠的香菜,真是色味俱全,且当时只需花费两毛钱,因而此窗口早早便围起了一大群人,只等开饭时刻一到,大家便开始 “奋勇争先”。很快地,只听卖饭师傅喊一声: “没有啦!明天来!”于是好些人怏怏而退,望碗长叹。那时最期待的就是午餐了,时间未到,远远已经闻到饭菜飘香。在诸多菜中,我对烧土豆块情有独钟,红润的色泽,独特的味道,正可用 “秀色可餐”来形容,虽说比起其他的菜价格偏贵,但是分量很足,两个女生一份就足矣。晚餐呢?通常是馒头、咸菜,再加一碗香甜的粥,尤其是那亮黄黄的小米粥,散发出清淡诱人的香味,叫我思念至今。那还是一个物质困乏的年代,但因餐厅里价格实惠,我们每月发的36元生活补助,女生已经足够。感谢母校曾经的物质供给,使众多学子们没有了生活之忧,开始追求精神的富足与心灵的丰盈。

当年中文系的那些恩师们,更是令我时时怀想。他们传道授业,激情飞扬,演绎出语言文学世界的精彩。 “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”,当老师庄严地引用夸美纽斯这句话时,我的心立刻被一种高尚、神圣的情怀牢牢占据,这是我入校后的人生第一课。此后各位老师陆续走向讲台,走进了我的生命之中。记得王朝忠老师,他从不须用普通话渲染,只是运用亲切的方言土语,就把 《诗经》中的古典韵味挥洒到淋漓尽致,那洪亮浑厚的声音至今在我心头回响;记得范晓丽老师,本来不受欢迎的政治到了她这里,逻辑与想象齐飞,严谨与激越一色,睿智与感性共存,把我带入了思想的自由王国;记得李桂廷老师,年轻的他性格内敛,讲课精深,引领我们去触摸古典文学的厚重底蕴,让我们领略到了他在学识和人格上的双重魅力;记得姜山秀老师,讲台上的她神采飞扬,激情满怀地讲述着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传奇,听者只觉惊心动魄,师生一起沉浸在刀光剑影、瑰丽神奇的文学世界;记得黄金元老师,他在课堂上为我们倾情朗诵张若虚的长诗———《春江花月夜》,教室里寂静无声,只有黄老师在动情诵读,他用声音传达出千折百回、荡气回肠的艺术境界;记得季桂起老师,他旁征博引,收放自如,听他讲现代文学绝对可称之为精神上的享受,就在这轻松与不经意间,引发深切的思考,碰撞出思维的火花;记得吕志明老师,明明是索然无味的现代汉语,经他妙语点拨,立刻变得生动鲜活起来,严肃的神情,简约的话语,都掩盖不住他骨子里透出来的感性情怀;记得杨海容老师,他讲课语调平缓,不善渲染,这正与他所讲授的 《文学概论》显得和谐,而他还兼教我们毛笔书法,一次看到我握笔姿势不对,他就走过来亲切指点,并亲自示范教我写简单笔画,这使我对杨老师一直心怀感激。当年中文系里学养深厚的老师,又何止以上这些呢?记得颇具大师风范的曹鼎老师、严谨治学的孙彦杰老师、年轻美丽的傅晓燕老师,讲课干练的王芳老师……在他们的倾情挥洒之下,古今中外的语言文学汇集成了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,激荡着我的情怀,塑造了我的风骨,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宁静悠远。

两年的大学时光,我徜徉在语言与文学的世界里。正是在这里,我学会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。我的星空,就是美丽永恒的文学殿堂;我的大地,就是一方坚实的语文沃野。当年离开校园时,回望着熟悉的一草一木,我仿佛听到了母校的声声叮咛,我暗下决心:无论以后的人生是平凡还是辉煌,我都会执着坚守不改初心,尽可能地努力,尽可能地奉献,尽可能地放射生命的光辉……毕业之后,我被分配到一个宁静偏远的小镇,后来调入武城一中,这期间无论是物质困乏、居无定所,还是工作艰苦、屡遭挫折,都不曾改变我内心的坚定信念。我一直铭记着母校的殷切教诲,勤奋工作,以人为本,勇于创新,与时俱进,尽情挥洒着语文课堂的精彩。在致力教学之余,我一直没有停下手中的笔,撰写并发表了大量的论文、课例、小说与随笔,只为坚守做一个快乐的语文人的初衷。遗憾的是,我一直没有机会再回母校看看,只是用热切的目光默默关注着她,听说当年的恩师们有的已经退休有的颇有建树,听说现在的母校已经变大变强声名远播,心头涌动的是自豪、怀念,还是激动、感慨?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,只是在暮霭中向母校深深俯首,感念她曾经的滋养,并将承继她的那份情怀,继续行走在通往理想王国的道路上。 (《必赢76net线路官网报》2016年12月31日第四版)

(作者系1995届文学院毕业生,现就职于山东省武城县第一中学)

相关新闻

读取内容中,请等待...
2021-2022 山东必赢76net线路官网 鲁ICP备15026974号-1 POWERED BY Rosion.net